查看原文
其他

感受金山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在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期间,每当观众问起工作人员“哪里最热闹”或“哪个展览最有看头”时,都得到了一致的答案:位于主展区二层的阿尔金山展览。









在本届艺术节展场中,金像奖获奖者作品展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是理所当然的主角儿,但自从开展以来,设计独特的“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却抢了不少戏。无论从观展人数还是传播的广度等方面来说,这个特别的展览都应该说是本届艺术节上的一大亮点。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左三)观看“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右三)在展览现场查看最佳拍摄点实例。


孩子们跑来跑去,欢呼雀跃:“快来看牦牛,这里有老鹰!”成年观众一进来则纷纷发出感叹:“哇塞,这么大的照片!还有沙子和石头,快来拍照!”就连保安和保洁等展场工作人员也被这种展览形式深深吸引,在工作间隙跑来留影。在“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现场,每天每时每刻都上演着这样的情形。


现场观众在高精度输出的巨幅作品前或跳跃或展示舞姿,定格动感瞬间。


在巨幅的阿尔金山照片前,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请记者为他们母子二人拍摄留影,并请工作人员当场打印了出来。她对记者说,她本人就是看到亲戚在微信朋友圈发的“阿尔金山”纪念照后才来参观的;自己恐怕一辈子也去不了阿尔金山,来这里拍张留影,也算到此一游吧。一位当地男士用手机留影后赞叹:“在‘阿尔金山’留影是我来看展览的意外收获,没想到这张巨幅照片前还铺设着沙子、石头和水面,和真的一样,不出三门峡就能在‘阿尔金山’留影,就像是真的去了这个保护区一样,别人还真看不出破绽。”



“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体验”二字。这里共展出作品57幅,其中最大尺幅是一张宽19米、高5.8米的巨幅阿尔金山风景照,这也是整个艺术节各项展览中最大尺幅的照片。这张巨幅照片前面,铺有沙子、石头,与照片中的沙石影像融为一体,最令人称奇的是一片35平米的蓝天置于展场的中央并浸泡在水中。对于阿尔金山这片普通人难以触及的生命禁区的影像展示,主办方无论在现场灯光的角度、亮度,还是背景颜色的选择上,都尽可能做到还原真实,力求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让所有无法到达的人们感受阿尔金山的神奇与壮美,也感受它的严酷与脆弱;让所有无法到达的人们从心底焕发出深沉的爱,爱自然、爱生灵、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爱上天赐予人类的宝贵遗产。


中国摄影艺术节是中国摄协主办的最为重要的品牌活动之一,除了在摄影专业人群中发挥引领创作、举贤荐优、促进交流的作用之外,也希望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摄影这种形式为人民服务,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摄影的魅力和快乐。


现场观众根据“推荐观赏距离”标识站位,观看展览。


为了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主办方还专门在现场设有“推荐观赏距离”标识。导览在现场为普通观众讲解:照片的最佳观看距离大约是照片对角线的1.2倍,这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还学到了不少摄影相关知识。



考虑到多数观众会采用手机拍摄,主办者除了在现场设置最佳相机拍摄点外,还设置了更多的最佳手机拍摄点,并附有拍摄样张供参考,以方便普通观众拍摄出更加完美的照片。



在亦真亦幻的阿尔金山巨幅照片面前,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大家纷纷留影,作为“阿尔金山”到此一游纪念。主办方还专门设置了数码打印体验区及留言区,观众通过“扫描关注,免费打印”,一两分钟就能将在“阿尔金山”的留影打印出来,从而体验到数码打印的快乐与便捷;“阿尔金山之美,大气之最”“布展一流,创意十足”“关注中国摄影,留下美好时光”······观众们争相留言写下观展感受。



不少观众手捧现场打印出来的纪念照赞叹“瞧!我正在新疆阿尔金山旅游呢”。



从展览开幕到即将闭展前的每一天,来这里看展的观众都络绎不绝,成为艺术节期间人气最高的展览之一。


11月24日,闭展前夕,参观展览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


本次展览作品的拍摄者也从新疆赶至三门峡,一同体验“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追忆那些在阿尔金山拍摄创作时惊心动魄的日子。


参展摄影师合影


参展摄影师、新疆自治区摄协主席李学亮说:“我参加过这么多的摄影活动和摄影展览,这种形式的展览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其他展览,最多是照片的大小、摆放的位置或背景的颜色变化一下,很少有这种体验感如此强烈的展览。我在展场待了两天,所看到的都是普通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后激动无比的情形,大家在这里高喊着:照相,照相,我要照相!他们拍照后又马上跑到打印区排队打印照片。即便在午餐时间或傍晚就要闭馆这个最安静的时间段,其他展区都快没人了,这里的观众还是络绎不绝。我觉得主办方通过这种独特的形式,推介一个地方的特色,宣传环保意识,收到的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参展摄影师们在看到当年前往阿尔金山的工作照后,聊起拍摄背后的艰辛,感慨良多。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翔看到展览后更是激动万分。他说这是保护区建立后第一个如此专业、如此高规格、如此有特色的展览,并恳切地向主办方提出申请,希望把整个展览,包括每一幅照片,甚至刻着阿尔金山字样的石头都要带回去,要在保护区做一个永久性的“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式展览。


三门峡黄河时报社总编辑孙振军一直为艺术节布展工作忙前忙后,在看到阿尔金山展览从一张设计图到一个实体展,再到观众如织后不无感慨地说:“过去我知道拍风光要起早贪黑很辛苦,现在我又了解到在阿尔金山拍摄还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东道主,我这几天一直在展馆,发现这个展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展览之一。关于阿尔金山’展,我有几点感受,一是它的精品展示;二是它的情景体验,观众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还有的人是看完后回去告诉家人,结果老人孩子们一块儿来观展、体验;三是它给我们策展人一个启发,就是如何让本地民众融入展览,切实通过办展办节丰富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还得到了诸多社会主流媒体的关注与传播。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


《中国摄影》杂志社主编徐艳娟向央视记者详细介绍此次展览以及策划思路


参展摄影师李学亮为记者以及观看在线直播的网友进行导览


参展摄影师向记者以及观看在线直播的网友介绍阿尔金山在中国地图上所处的位置


正如策展人图鸣所说:“阿尔金山是残酷的,能到达阿尔金山的摄影家是幸运的,能在无人区拍摄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孤独与无助、惊喜与惊险交织。就在去年,一位摄影家迷失了方向。在无道路、无信号、无补给、高寒缺氧的无人区,奔走了四天零12个小时,直到奄奄一息即将结束生命时,终于被救援人员发现。”参展摄影师、新疆巴州公安局祁曼分局干警杨松涛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为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同时也为了拍摄到珍贵的照片,他与同事们历经磨难,其个人曾经一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无人区拍摄。杨松涛看到展览独特的设计形式后觉得非常震撼,看到展览中展示的摄影师艰苦工作照后更感慨不已。他表示将来会一如既往地拍摄下去,为阿尔金山记录下更多感人瞬间,留下更多宝贵资料。


布展期间,《中国摄影》策划团队连夜为阿尔金山展览进行布置工作。


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明确地体会到,风光摄影是有思想、有力量、有故事、有情节、有感情的,在山水之间,在动植物旁边都弥漫着强烈的情感与温度。风光摄影作为摄影的重要题材,绝非仅是风花雪夜的柔情,也不是无病呻吟的造作,它是生命的讴歌,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重思考和表达。


作为本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在取得了很好效果的同时,也给业界带来更多的启发:我们的摄影到底该为谁服务?我们的观众到底是谁?照片怎样展现才能打动观众?摄影展如何策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 部分展览作品 |


请将手机逆时针翻转90°观看。 


阿尔金月牙河畔狼牙山  摄影:李学亮


阿尔金高原藏野驴  摄影:潘新华



阿尔金百沙泉  摄影:李学亮


鸟瞰阿尔金高原库木库里沙漠  摄影:杨松涛


阿尔金山库木库里沙漠 摄影:李学亮


阿尔金高原库木库里沙漠  摄影:史涂


阿尔金高原祁漫塔格沙漠湿地  摄影:李益川


阿尔金高原昆仑山下的库木库里沙漠 摄影:马立新


鸟瞰阿尔金高原藏羚羊群 摄影:马立新


阿尔金高原野牦牛群  摄影:潘新华


阿尔金高原上的野牦牛 摄影:杨松涛


阿尔金高原棕熊  摄影:马立新


猎隼  摄影:李学亮


阿尔金高原植物 摄影:李学亮


阿尔金高原植物 摄影:李学亮


阿尔金高原冬季的祁漫塔格山  摄影:马立新


阿尔金高原驼峰石 摄影:潘新华


拍摄花絮


2005年拍摄团队阿尔金山留影


阿尔金山保护站距离乌鲁木齐1500公里,从保护站深入保护区核心区还有200-300公里的路程,驱车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自然环境极端恶劣,每次拍摄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检修车辆,并准备铁锨、拖车绳、气泵、勾电线等救援设备。如果整个行程天数较长,还需要配备专门的车拉油,以及带上发电机。

2、 根据行程天数准备相应食物、饮用水、炊具及各种药品。阿尔金保护区内有水源,有时也会就地取水。

3、 无论任何季节进入阿尔金保护区,都需要准备足够的防寒衣物。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行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担心是否会出现被洪水冲毁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道路损坏。每年的7、8月,是阿尔金自然保护区洪水泛滥的季节,经常会遇到道路不通,这种情况只能重新选择路线,实在无法通过也只能无功而返。


保护区内的摄影点,有些地方可以开车直接到达,但有一半的地方车辆不能通过,需要背负50公斤左右的摄影器材步行2-3公里或爬山。有时会遇到迷路的情况,尤其在晚上,因为保护区内没有正规的道路,没有醒目的目标标记,很容易迷路,遇到这种情况只有就地扎营。

 

把大画幅相机背到阿尔金高原,是对摄影师身体素质的考验


保护区内露营,夜晚气温都在10度以下。阿尔金山的野生动物很多,经常可以遇到成群的野生动物如藏野驴、藏牦牛、藏羚羊、狼、熊等,它们多数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如果遇到单只的发情期野牦牛则要小心躲避。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的库木库里沙漠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海拔在3900-4700米。地处高原,气候干燥,风沙大,温差大到一天可以经历四个季节。冬季温度可低至零下30多度。风力有时会达到8-9级。在这么低的温度下,数码相机无法拍摄,胶片相机也会出现使用困难的情况。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阿尔金保护区内,会因为沙漠、湿地、沼泽地等各种原因发生陷车。有些道路在通过之前并不能分辨,车开到跟前,才发现看似坚硬的地面,实际下面是湿软的泥地,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马失前蹄”。1995年,在一次拍摄中,李学亮等摄影师就因此被困。由于当时救援设备不够充分,只能在周围找些木头垫在轮胎下面,结果用了3天时间才解脱困境。


保护区4.5万平方公里,管理执法人员会不定期对保护区进行巡护,巡护的主要任务是防盗猎和救援。其中的危险多来源于陷车、不法盗猎分子和恐怖分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谨以此展


向探索真善美的艺术家致敬!


向献身和恪守保护区的工作者致敬!


向伟大的祖国致敬!





编辑:周星宜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